您的位置 首页 > 景点

浙江畲族在哪里?

浙江畲族主要分布在温州、丽水、金华等十几个县。

畲族也称自己为“山哈”,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和迁徙历史有关。“山哈”的意思是山客。先来后到。先来的汉人把这些后来的畲族人当客人。畲族最初分布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。元明清时期,他们从原来的地方迁徙到福建东部、浙江南部、江西东部和安徽东南部的山区。

畲族简介:

畲族是中国南方的游牧民族,7世纪初居住于福建、广东、江西交界的闽南、潮汕等地,宋代迁徙至闽中、闽北,明清时期出现于闽东、浙南山区。

她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。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,2010年11月1日畲族人口为708651人。

畲族的特点和民俗?畲族文学艺术丰富,民歌是畲族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,多以畲族语言歌唱的形式表现出来。所以畲族文学基本上是民间口头文学。他们在喜庆的日子里高声歌唱,甚至在山野劳作、走亲访友迎客时,也常常伴着歌声交谈。流传下来的民歌有一千多首,四五万行。在长篇叙事诗中,最著名的是《高皇歌》。《高皇歌》,又名《盘古歌》、《龙皇歌》、《盘瓠王歌》,是一部七言史诗,三四百句。它以神话的形式,讲述了畲族始祖盘瓠不畏艰难取得非凡成就,孕育了潘、兰、雷、钟后代的传说。它反映了畲族原始的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。特别是他们还把这个传说画成了一幅漫画肖像,叫做祖图,即把这个传说的40多幅肖像用彩笔连续画在十尺长的布上的画卷上,世代珍藏。

畲族民歌随处可见,并以畲族语言演唱的形式表现出来。歌唱在每一个喜庆的日子里都在飞翔,甚至在山野劳作、走亲访友、迎客时,我们也常常用歌声交谈。流传下来的民歌有一千多首,总计四五万行。畲族的演唱形式包括独唱、二重唱和合唱。其中,无伴奏民歌是畲族最喜爱的民歌。“双音”是畲族人擅长的两声部对唱的演唱方法,又称“双跳落”。

专门技能

油画《畲女》。

勤劳朴实的畲族妇女不仅是生产专家,也是编织刺绣的手艺人。他们的手工艺品种类丰富,色彩鲜艳,风格独特。如编织丝带,又称手巾带,即花带,具有各种图案和优雅的配色。编织帽,图案精致,做工精致,有粉色丝带、白带和各种颜色的珠子,是畲族妇女最喜欢的装饰品。畲族姑娘精心织绣的绣花手绢或丝带,是恋人们最好的东西。解放后,这一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,成为大众旅游产品和出口产品。

畲族的编织工艺最受称赞的是丝带和竹编。丝带是花带,也叫手巾带。这些女孩从五六岁开始就和妈妈一起学习编织丝带。丝带的精致程度是衡量女生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。畲族地区盛产石竹、竹黄、龙竹、雷公竹等竹子,为竹编工艺品的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。畲族女装各地略有不同,共同特点是上衣多刺绣。尤其是福建福鼎、霞浦的女式夹克,衣领、开衫、衣桶甚至袖口上有各种刺绣图案和花鸟龙凤。畲族女性最重要的服饰是“凤凰装”。

畲族的手工艺品主要是竹编和草编。在今天的本土市场上,畲族制作的帽子、竹席、草帽、草席享有同样的美誉。唐代,刘禹锡有一首诗说:“长刀短帽烧畲。”所谓“长刀”“短笠”就是至今仍在使用的镰刀和帽子。这顶帽子叫“简子笠”,是竹子做的。它尖尖圆边,轻巧灵动,非常实用,所以被称为“矮笠”。

潮汕畲族的日常用品中,也有“福靴”和木屐。靴子是半圆形的,由木头(现在是塑料)制成,用来舀水,舀水时与锅鼎的下部重合。木屐就像日本流传的制度一样(根据历史研究,魏晋时期中国就有木屐,甚至日本木屐都是模仿中国的)。这两种产品都还在市场上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大媒体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