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云山位于福安市西北部的牧云畲族乡和小洋镇交界处。北纬27度9分,东经119度29分。距福安市约55公里,毗邻福安、寿宁、周宁三县。白云山原名灵峰山,主要由中生代火山岩组成,内有零星花岗岩,因山上白云频繁缠绕而得名。
白云山以其高而闻名。站在白云山的山顶上,可以说“海到苍穹为岸,登高为峰”。清代光绪《福安县志》:“十大都城中。老志:最高的山是闽东第一山。有寺庙,雪总是在那里。爬到山顶,俯瞰城市和大海,如在天空之下。”白云山四面环山,山峦起伏,气候独特。山内温度比外界低6-8度,是旅游避暑的好去处。
整个白云山占地近2500公顷,山的最高峰是妙仙峰。相传木阳人苗从龙上山砍柴时,遇到了忘归下棋的神仙,于是在此成仙,故名。根据《寿宁县志》、《福安县志》和《苗氏族谱》记载,苗族从龙(1130年——1200人)是抚宁州府西浦人。宋绍兴三十年(1160年)进士,曾为国子监直学生,正式授浙江兰溪县尉。南宋末年,连年兵仙伤民生,国力衰弱,政府腐败,群臣震怒。苗龙弃官游遍闽东。南宋四年(1193年),63岁的他自居福安白云山,建“林云宫”,创立“太平派”,尊称“老子”为“泰山老先生”,坚守一家,立身于民,被法律称之为“真人”,并培养弟子,升任教学训导,为民积德。他以炼丹药和气功修身养性,开创了闽东道教文化。和、阮先后成仙,其道士遍布闽东诸县。2001年,中国道教协会认定苗族从龙为“闽东道教的创始人”。2006年,苗族从龙被列为寿宁建县“历史文化名人”550年。白云山上有许多道教古迹,庙仙峰顶上有一个“神仙棋盘”。棋盘的形状和设定是自然形成的。由于苗仙翁为南极仙翁和北斗服务,南极和北斗经常来这里下棋,所以棋盘总是放在顶峰。妙仙峰是白云山第一高峰,海拔1448。7米处,峰前有一座“日月宫”,内供奉五位“日月仙”,终日香火不断;这座宫殿也可以供早上来这里看日出的游客避寒休息。因为有风的山,人们很早就到达那里看日出,所以躲在宫殿里可以暂时避寒。日月宫前有两口阴阳井。据说从这口阴阳井取水,与山上的一种草药一起煎煮,可以治疗夫妻不孕不育。如果夫妻不和睦,可以在这口阴阳井前跪拜诚心祈祷,这样可以使夫妻和睦。在日月宫周围,建有“观日台”,站在峰顶或“观日台”前,山清水秀、远近风光尽收眼底,令人心旷神怡。
我们在半山腰的寺庙里休息了一夜,第二天早上四点钟响的时候,我们起床,借着柔和明亮的月光爬上了山,看着东海的日出作为第一高峰。日出通常是早上5: 35到6: 30。我们直到6点20分才看到这一罕见的景观:起初,太阳像一个红色的“蛋黄”一样摇摆着,在哒哒哒中慢慢害羞地探出了头
白云山又美又美。最神奇的是,在妙仙峰附近的山上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晕,就像画中佛像头上的光圈一样,也就是常说的——尊佛像在山上排成一排,蔚为壮观。每次佛光出现,都能持续很久。有时它的光芒会在灯光下包围游客,有时它的霞光会继续从远处来到苗险峰。在灯光下,似乎有类似蝌蚪的文字,因此白云山成了八闽观赏“佛光”的景点。每年春秋,“佛光”吸引无数游客。据说白云山的“佛光”每年都会出现几十次。
白云山的佛光最早发现于1987年10月18日。据1987年11月1日上海《新民晚报》报道,当天上午,福安市旅游局组织13人考察白云山时,看到周围的云雾在咸丰山山顶急速翻滚。云急剧下沉,然后冉冉上升。这时,阳光照射到游客身上。然后,在前方30多米的云层中,出现了一个圆桌大小的彩色光晕,人影被它包围,清晰可见。这种奇观在一小时内出现了三次,最长的一次持续了13分钟。1990年11月,福安市旅游局组织调查组再次发现,并做了成功的录像。2000年农历六月初一,出现频率高,持续时间长,历史罕见。当时,有2000多人在山上观看这一非凡的奇观。之后,人们经常在白云山见证“佛光”的风光。白云山是看云海最好的地方。站在山顶上看云台,微风习习,可以俯瞰方圆。第一步是站在悬崖上,山峰若隐若现。山中白云满,云朵耀眼,云朵如画,呈现仙府美景。脚下叠着四层山。一朵沉甸甸的白云,像薄纱一样,轻轻飘过,遮住了群山,又像汹涌的大海,在山峰和山谷之间翻滚,一片白色的云海立刻出现在人们面前。过了一会儿,白云像烟一样轻轻飘散,群山清晰地再现在人们面前。有句诗说:“白云浮白云山,云海遮笼山。斩断闽浙之间的大雁,托起日月。”
白云山西坡的山坳里,有“冷水寺”,建于明代郑德四年(1509年)。它被战争摧毁,并于1987年重建。冷水寺前有“天池”,泉水连绵不绝,占地百余平方米,盛产午莲。据说王太后手下的七仙女经常来天池洗澡玩耍,一个丢了的花簪变成了名贵的荷花,于是天池就长出了名贵的中午荷花。这种荷花很奇怪,通常藏在很深的水中,中午才浮在水面上。它直立,开花时噼啪作响,花朵洁白干净。中午过后,荷花慢慢沉入水中,故称“福安县旧志”。天池前还有一座莲台,始建于清叶童十二年(1886年),是供奉王母娘娘的圣火台。白云山还盛产四季杜鹃花,有的开白花,被称为“白杜鹃”,在其他地方极难见到。
最古老的是庙仙宫。位于冷水寺内侧,始建于宋末元初,原名林云宫。据说南宋末年,闽东大旱连年,百姓苦不堪言。当地官员搭起祭坛祈雨,并邀请一位驱魔人修行三天。还没有看到雨云,法师在流汗。无事可做的时候,一个老人突然来了,对当地的官员说:“因为大宋腐败,他的日子结束了,所以他遭受了这场干旱。我不能忍受当地人的苦难,所以我来这里帮助一场雨。”老人一说,就打了:“九龙雨下得好快!”在一个
经过我们的再三请求,一师父的弟子们打开电灯,打开玻璃井盖,顿时让我们一瞥。我们在“雨水井”看到了潮湿的石头。一师弟子告诉我们,石头干了就不会再干了。这口井与龙井相连,祈雨很有灵性。同时,先师的弟子们还向我们介绍了一个传说:在古代,白云山上有九条恶龙,每年肆意兴风作浪,旱涝无常。苗公大师来此施咒,将尼龙镇锁在“九龙井”里,让天下耕者享好天气。南宋时期,闽东大旱连绵,百姓苦不堪言,百姓只好立坛求雨。三天三夜没下雨,第一任老师苗红不忍百姓疾苦。派遣“九龙快线”为人民助雨消灾。人们欢呼雀跃。尊师如“苗仙”。从此以后,每年的六月初一定是为苗仙扫清道路的日子,信徒们聚集在山上,烧香鸣炮,祈求“风调雨顺,国好民安”。后人将白云山的“林云宫”改名为“妙仙宫”,将主峰命名为“妙仙峰”。因此,在六月的第一天,白云山特别热闹,有很多崇拜者。第一位师父的弟子也带领我们观看了宫中的仙盒,据说里面有苗族龚贤的仙骨。这个仙盒里还有一个传说:土地革命时期,游击队聚集在山上当营垒,国民党上山剿共。一个歹徒在仙台看到了一个漂亮的玉盒子。贪婪的歹徒伸手就动,玉盒从蓝色中爆炸。然后雷电把强盗吓得魂不附体。肆无忌惮的歹徒一边逃命一边放火烧了“庙仙宫”。民国末年,百姓重修“苗仙宫”,在宫中安放苗仙造像,香火延续。宫前一副对联题写了这座宫殿的历史价值:“宋绍苗俊长期迁绵牛,故宫灵泉淡水殿下暂居。”
相传白云山至今仍是小白龙母亲的墓地。据说墓前有一个形似龙爪的标记。每年清明前后,小白龙都会去祭奠母亲,从而带来一场又一场的冰雹。白云山西南坡平缓,是国有产溪林场主产区。东北坡陡峭,有悬崖和山脊,上山的路被称为“阶梯”。山上有奇石怪石,如《猴子走石山》《石虎归山》《石鸡欲唱》《神仙棋盘》《三角仙井》《仙盒》等。白云山的每一座山都有自己的特色,开发它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。除此之外,白云山周围还有李煜溪、八仙过海、索泉寺、慈禧太后殿、武仙帝宫、九龙洞、占溪冰酒群等景点。猕猴经常出现在风景名胜区。白云山因其优美的环境、优美的风景和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,于2001年被省旅游局列为“闽东洞天景区”,成为福安著名的避暑山庄。现已成为宁德地质公园,与福鼎太姥山、屏南白水洋绑定申请世界地质公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