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德江新滩乘船北上,进入伽师峡。峡谷全长43公里,途经伽师、凸凹、坂场、甘溪、官洲、七潭6个乡镇。峡内有七里、风太、三堆子、老桥子、三庄子、鸭滩、野猪、土街子、丛滩、雷洞子等海滩,还有嘉实、贾鹏两个渡口。海峡两岸悬崖峭壁,高山云雾缭绕,蓝天一线,险峻的沙滩和凌厉的水流,峡谷中风声呼啸,山谷中江涛激荡咆哮。
“嘉实”景观位于嘉实院子的另一侧。民国《沿河县志》年:“县南九里甲士场对面墙上立着一个像鸡蛋一样的石头,活动不能动,所以出名。”有两块石头相拥,中间夹着一块石头,从上到下空着,从左到右挂着,算是落下来了。不幸的是,在20世纪50年代,这块奇怪的石头不幸倒下了,现在它变成了夹在两块石头之间的一棵树。嘉实码头位于悬崖下,水深平缓,是停船游览的天然场所。过去,在高速公路到达嘉实场镇之前,当地依靠乌江与外界沟通。
伽师码头的城墙挂在陡峭的悬崖上,悬崖上古树摇曳,顾腾垂落,石阶重叠。悬崖上,有茂盛的老树。这些树的主根和树干一样粗,形状像巨蟒,缠绕在墙上。悬崖下,一个石阶沿着悬崖蜿蜒而行,从河边一直走到悬崖顶。石阶都是用人们凿过的石头做的。多年来,石头的棱角被磨圆,台阶光滑,厚重而沧桑。高高的石阶展现了悬崖上砍路人的气魄、智慧和精神,是土家族人民长期与自然生存抗争的象征。沿着石阶爬上“崖顶”,有一片青石板铺成的平地,一棵大树直立着。行人必须在这里休息。在“崖顶”,只有一小片平地,前面是连绵起伏的山丘,石阶一步步走上斜坡,一直通向大山镇。码头附近有许多地下洞穴,洞穴里还有另一种景观。
伽师峡景观
鲁班石矗立在伽师境内乌江上的鲁家山当门坡上的两块巨石。岩石自下而上自然重叠,石头高度超过20米。两块巨大的石头并排在坡土上,就像是大力士控制下的负担,俗称鲁班石。相传,木匠的祖先鲁班——看到这里的人过河到对岸,上到下一块岩石,极其不方便。他想到沿乌江修建一座铁索桥,于是带着一对石墩来到这里。由于路途遥远,山坡又陡,他累得大汗淋漓,气喘吁吁,于是放下包袱,靠在肩上休息。但是当负担被释放时,一只公鸡从附近啼叫。从此鲁班挑了担子,落在后面,变成了鲁班石。每当盖新房,木匠师傅(又称墨掌师傅)都会带着徒弟们准备美食美酒祭品,亲自在鲁班石前祭拜师傅,祈求先人显灵,保佑山民一年四季安康。同时,村里的人干脆沿用了鲁班的姓氏,将村名改为卢家山。
乌江西岸半长乡的烂岩前有一丝。有一座单山绝壁,高耸入云,直入水中。如果用一根头发来测量身高,需要一两根丝线来完成能量,因此得名“一两根丝”。坐船往上看,就像一个巨人站在河上。这座山峰自下而上覆盖着灰色的悬崖。悬崖上有一些树枝弯曲的野生杂树和草,就像巨人身上的长发。山体整体结构呈“凸”形,正面朝东,背面朝西。从后面看,这座山没有那条河陡。山顶有许多松树、柏树和杂树,是野生动物的天堂。野兔、野鸡、铁鹞、松鼠、野猪和羚羊经常出没于山区。站在悬崖边往下看,会一落千丈,乌江翻滚,白浪滔天。向东望去,群山略显平缓,有万壑万壑,峰林下有秀美的田园风光和幽静雅致的土家族村落。弯曲的小路无限延伸到远处的树林中,朝着重叠的山丘和山脉前进。
峡谷的尽头是七潭古镇,依山傍水。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,包括黔东特区四区革命委员会旧址、红军战士王子龙烈士墓等革命文物。这个地区有很多景观,下面列举几点:
在岩子岩七滩镇的后面,有一座形似燕子的山,展翅高飞。燕尾服是七潭场。
七岭山七潭的另一边,一座约500米高的陡峭山峰,宛如一面屏风,即“卧虎镇江”。民国《沿河县志》年有记载:“钟灵山,山势雄伟,绵延数十里,遥望乌江,形势短暂。”相传,钟灵山也叫钟祥山。有远见,形状像钟。与另一边的童口对峙。据说钟灵山顶上有一座无形的神钟,像铜鼓池中的鼓一样,不时响起。后人改名为中灵山。如今,人们既没有听到钟声,也没有听到鼓声,只留下美丽的神话。有向上盘旋的小路,山顶是丘陵。有上百户人家,都姓张。据说他们是土家族始祖张的出生地。明朝时,为张的祖先灵牌和木雕菩萨建造了一座祠堂。到现在碑文还存在,还有和尚常年做住持,伸香。在数十里的地方,每年农历正月十四、十九,张氏子孙都会去山拜佛、烧香、点烛、祭拜。解放后,菩萨和神的主牌被销毁,石碑被主持的和尚埋在地下,以免损坏。现在它已经回到了原来的地方。
铜鼓池距七潭两公里,地处丘陵地带。数百户土家族姓杨。与钟灵山隔江对峙。村里有个池塘叫铜鼓塘。早年有水,后来干涸,改名潼口。池塘附近有一个洞,叫“庙岭洞”,洞深、暗、潮湿,里面有一个天然的石槽。山洞对面的田野上是一所高中。夜深人静时,学校的寄宿老师隐约听到庙洞里沉闷的鼓声,与河对岸对峙的钟灵山的钟声同唱,或击鼓,或击鼓,遥相呼应,循环不息,声音听得人耳目一新。
木鱼洞在七潭农场南面沿河有一个洞。洞内有一块大石头,如石龛。石头表面凸起光滑,如鱼的背部。石头是空心的,敲起来像木鱼,因此得名“木鱼洞”。洞前的水湍急,循环回流,是钓鱼的理想场所。贺龙在七潭的时候,经常去木鱼洞钓鱼。
神沟子位于乌江西岸贾鹏上游两公里的钟灵山脚下。这是钢铁
石狮马位于七潭镇铅厂坝水泥厂的另一侧,沙沱和交界处,在直接储存粮油的悬崖上。悬崖大约有500米高。在石头的右侧,马靠在岩壁上,头迎着河水流向上向西南倾斜,站在岩壁的中下部,身长约2米,胸围1米多,四肢朝下。身体是淡黄色的,石马的嘴唇上有很多绿色的杂草。大约2000年前,在贾鹏鹏华村的田野里,仍然有一个关于石马的传说。群众发现一匹野马在吃庄稼,就追了一天。野马跑来跑去,逼到石马所在的悬岩顶上,无路可逃,就跳下悬崖,看不到它的影子。人们以为是石马,于是聚集人们来到岩石底部,爬上悬崖,用锤子敲出石马的头。后来,黄色的水在石马受伤的脖子里流了三年。从那以后,再也没有野马在地里吃庄稼了。
相传有一位名叫李的学者路过石马所在的地方,写下了一首七言古诗:“石马原在月亮船上,自古至今已有几个世纪。阴风不动,细雨飘飘,汗水流淌。嫩草灯的嘴唇很难张开,铁鞭也无法回头。”
出峡的是吴江沙寨渡公路桥,全长340米,主孔长180米,是第二座桁架组合的国家级桥梁。沙寨乌江大桥的建设,为峡谷增添了新的亮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