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 > 推荐

八达岭长城一日游手记:不到长城非好汉

你可能不信,但是你在北京好几年了,没去过长城,所以单位通知你周末去八达岭长城旅游的时候,忍不住高兴地喊:一方面是因为可恶的非典,在一个房间里局促,每天晚上在电视和平板文字之间徘徊,视力一下子下降了很多,体重也增加了很多,心情也沉重了。另一方面,因为工作性质,每到假期,不在路上,抱着笔记本睡觉,或者在工作现场被人纠缠,偶尔出去一两次,也和我断了关系。通常,我抽不出时间去爬长城,表达我对过去的感受。今天有这样的机会,怎么会不开心呢?

早上,我起得很早,煎鸡蛋,填饱肚子,然后集合。我以为我来的很早,但是去会场的时候,基本都到了。原来大家都有同感。我们组成了浩浩荡荡的车队,沿着八达岭高速直接奔向八达岭。过了昌平,高速公路两旁的槐花柔嫩白白,绿意盎然,依然绽放得很美。而且还有粉色的槐花,掩映在青山绿水中,有一种美丽的风情。道路两旁,群山渐行渐远,消失在蓝天中。在山的附近,我们可以看到隐藏在松树优雅树冠之间的枯黄。

经过居庸关后,你将到达八达岭长城。我们在长城登城入口下面的停车场停了下来,活动负责人简单做了几个指示,约定了吃饭的时间,然后到大门口排队,集体进城。

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。它有12000多英里长,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。长城始建于秦始皇时期,经各朝补充修建,到明代基本形成了今天的宏伟规模。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保存最好、最具代表性的一段。是居庸关的前哨,海拔1015米,地势险要,城池坚固,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。进入登城口,台阶两侧,有明代神威大炮,外观风化呈淡褐色,沉着坚实,坐如神。时光在冉冉,不知它要遇见多少个风雨年。

万里无云,风清气爽。站在平台上,向北望去,长城就像一条蜿蜒的龙,将几座孤独而骄傲的山丘系在一根细长的绳子上。空旷的蓝天白云,高山。一股宏伟的气息油然而生。

我们向北爬,从北边的一楼开始。城墙的底座和两侧的城墙都是用青砖砌成的。在风、雨、霜、雪的侵袭下,青砖已经褪色,变得干燥灰暗。在两侧的扶壁和城垛上,镌刻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签名,裸露着,仿佛在坚硬的青砖上留下了自己的笔,表明一个人必须存在。人的名字与长城同在,能与历史同在吗?

在到达北二楼之前,你需要爬一个很深的台阶。我几乎用双手和双脚。台阶的高度约为35厘米,大约100级台阶。爬山的时候,有同事说:他在北京读书的时候,周末经常来爬山。一位导游说,每天早上都会有一个国外的年轻人来爬一次长城,从底层跑到华北的八楼。我惊讶得张大了嘴巴,开玩笑说,国家足球队的日常训练应该改为每天爬五次长城,这样在比赛的时候,我绝对会充满体力。一路上有说有笑,忘记了看身后的风景,生活也是如此。经过北二楼,到达北三楼后,我停下来休息了一段时间。回头一看,我发现脚下的长城是如此的丰富,我们被静静地包容在它狭窄的怀抱里。出发的地方已经有很多蚂蚁了。风从城垛吹进来,我们的衣服被猛烈地掀起,带着一点凉意。

在天空中默默行走,周围的群山庄严如神。然而,在长城脚下,附近的山峰逐渐低下高傲的头,露出了真实的一面。稀疏的草地覆盖着长城两侧的黄壤,一些低矮的绿色植被丛生在一起,使其成为远处的绿色幻想。每次走过烽火台,看着身后的群山,都是独特的视角。长城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。它与蓝天、白云、微风、山峰、绿树、黄土、彩带等道路和谐交融,成为一幅风格多样的画卷。

攀登的路上,有坡有台阶,就像曲折的人生,充满考验和平淡。当我到达北方的8楼时,我实际上看到了毛主席的题词:“不到长城非好汉。”鎏金字刻在大理石碑上,放在北面8楼的高处,却被圈住,花钱进去。我赶紧付了两块钱给摊位守望者,进入拍照区,让同伴们用数码照片疯狂拍摄。当我对拍照失去兴趣时,我想起我已经到达了最高峰,无限的风景正处于危险的顶峰。我立刻变得附庸风雅,带着女朋友去最高的地方看得又远又广。果然,山峦起伏,北方的山,厚重苍劲,尽收眼底。长城因山而雄伟,因长城而山更陡。姿势,叉腰,想着毛主席老人家永远的骄傲,“望长城内外,只剩苍茫”。远处的山、河、路、树、花、附近的砖墙,一切都是那么真实自然,在明媚的阳光下铺展开来。

据说,美国现任总统布什在成功完成对中国的国事访问后,还参观了八达岭长城。他是八达岭长城接待的第四位美国总统。当他得知自己已经爬到了30年前尼克松总统到达的地方时,他饶有兴趣地说:“我将再向前迈几步,我将在那一年超越尼克松总统的记录。”。不知道他有没有超越。那天,我四处寻找布什总统去过的最远的地方,我想超过他。然而,没有人能提供布什总统到达过的最远和准确的地方。我干脆爬上了北方8楼的篝火墙,站在无限的天空前喊了几声:我已经超越了布什,我是英雄。

回去的路上,同事说,这好像不是布什总统爬的长城。我毫不在意地笑了笑,他继续说:“毛主席的那些大字是伪造的,专门放在那里吸引游客。我笑不出声来。”然后,我是假英雄!

笔记本里数码相机拍的照片出来后,发现登城口的那张最能看到长城壮丽、壮观、坚实的一面。而那些在旅途中从不同高度、不同角度出来的照片只是一瞥,却提供了他们曾经登上长城的肤浅证明。或许,站在底层,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长城,尤其是历史的底层。而在人生的道路上,是不是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看得最清楚路,但是在行走的过程中,我们却因为视角和风情的变化而慢慢迷失?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大媒体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